大城市发展的超前理论看重的是土地的集约化和工业化布局的集聚效益,比如上海,随着城市辐射能力的增强,主城和周围的“卫星城区”之间不再是各自封闭的体系,凝聚力就会成倍增加。摄影/冯忆燕
25年之后,那篇当时引起轩然大波的论文原件还保存得非常完好,被胡兆量老师从自己家中翻找出来,朴素的黄纸封面,油印的薄薄一本,标题是“大城市人口的超前发展规律”,带着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这篇论文,引起了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长达10年的争论。
胡兆量,原北京大学地理系系主任,1984年的时候,正是中国学术界重新开始认真讨论的阶段,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在四川成都举行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胡兆量是该协会的理事,也被邀请前往,他的学生刘红影是成都人,多年没有回家乡了,说:“老师,您把机会让给我吧。”胡兆量答应了学生的要求,两人一商量,就把胡兆量和学生们一直在讨论的大城市超前发展观点写成了论文带去,按照规定,会上一定要带论文去讨论的。